盧光睦盤踞潮州多年,為了鞏固自己的根基,更是聯合了當初潮州的控制者,閩王一線,閩王即閩地的政權。
當年「王潮」憑藉一己之力,控制福建,即閩地周邊,其中便包括了,「潮州」,後來身故,潮州被盧氏奪取。
王審知作為閩地的繼承者,為了能夠平息閩地內亂,也就放棄了奪回潮州的念頭,反而與潮州的控制者盧光睦聯合。
盧光睦就此借閩地支援而割據潮州,他擁兵兩萬,將潮州城防建得堅固無比,同時又有韓江天險依靠。
劉隱知道若是明面攻取潮州,難度較大,而且還會引來虔州的盧光稠,以及閩地政權的關注。
於是他先假意與盧光睦聯姻,以「劉氏宗女嫁盧氏子」為餌,示好盧氏集團。
而劉隱實際目標,卻是為了策反潮州水軍統領張璉,利用張璉對盧光睦的不滿情緒轉為內應。
張璉最終答應了劉隱給出的條件,獻出城防圖,並且約定獻出自己鎮守的東門,此舉會大幅削弱潮州防禦。
劉隱聯姻計的設計,即可降低強攻損失,又能分化敵方核心層。
最重要一點,可以麻痹遠在虔州的盧光稠,奪下潮州之後,盧光稠遠水解不了近火,也只能忍氣吞聲。
由此可見,劉隱作為嶺南政權的控制者,對地方豪強心理的精準把握,能夠以最小代價分化敵軍。
內應已定,接下來便是水陸並進作戰。
水軍突襲的指揮官交予了劉岩擔任,既劉陟。
劉岩帶著艦隊自揭陽港登陸,採用「連環船」封鎖韓江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