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積寺之戰:「史盲的鑑別神器」,別在被網上騙了
發生在757年的香積寺之戰,是唐軍收復長安的關鍵一戰。然而,網際網路時代,關於香積寺之戰的信息真假難辨,有的誇大其詞,有的胡編亂造,讓人霧裡看花。
要聊香積寺之戰,先得說說安史之亂是怎麼回事。755年,唐玄宗在位時,范陽、平盧、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扯起了反旗。他打著「清君側」的幌子,帶著15萬精兵南下,勢如破竹,很快就占了洛陽,又攻破長安。唐玄宗嚇得跑到了四川,留下個爛攤子。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,成了唐肅宗,試圖收拾局面。可那時候,叛軍氣焰正盛,安祿山還在洛陽稱帝,建了個「大燕」政權。
不過,安祿山的好日子沒持續多久。757年初,他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幹掉。安慶緒接手後,叛軍內部矛盾加劇,戰鬥力下滑。與此同時,唐肅宗這邊憋足了勁,派兒子廣平王李俶當兵馬大元帥,老將郭子儀做副手,帶著15萬唐軍和回紇援軍,要把長安奪回來。叛軍那邊,安守忠和李歸仁守著長安,兵力有10萬左右。雙方就在長安南邊的香積寺附近槓上了。
這場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長安是唐朝的首都,政治中心,丟了它,唐朝的合法性就岌岌可危。香積寺之戰要是輸了,唐軍可能再也翻不了身;要是贏了,就能給叛軍當頭一棒,順勢扭轉戰局。
唐軍的總指揮是廣平王李俶,實際操盤的是郭子儀。郭子儀這人是個傳奇,軍事才能一流,打仗有勇有謀。這次他帶的部隊主力是朔方軍,唐朝最能打的隊伍之一,紀律嚴明,裝備精良。除了朔方軍,還有河西、隴右、安西的部隊,湊了15萬人馬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回紇援軍。這幫北方游牧民族派了4000騎兵過來,戰鬥力爆棚。唐肅宗為了拉他們入伙,開了個大條件:打下長安和洛陽後,土地歸唐朝,金銀財寶和人口歸回紇。這買賣看著不公平,可唐朝當時急需幫手,也只能咬牙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