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煜的一首詞,流傳千古,宋太宗看完後說:不能讓此人苟活於世

2025-07-03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2/4
李煜

可以說,李煜從小到大幾乎就沒有關心過政事,對家國治理也知之甚少。

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李煜可以安享人生的時候,太子李弘冀的死把他推上了前台,在父親的安排下李煜最終入主東宮。

然而他還沒來得及掌握政事,父親李璟就忽然病逝,李煜只能在匆忙之下於金陵城登基。

當上皇帝後,為了改變朝中頹唐悲觀的情緒,李煜重用了很多賢明的舊臣,對於何敬洙和馮延魯這樣的軍將也是厚禮相待。在他的努力下,南唐的政局迅速平穩了下來。

與此同時,李煜還非常重視科舉,親自選拔出很多才智出眾的優秀人才。他不僅對讀書人珍而重之,對老百姓也頗為照顧。李煜繼位之後很快便下詔減免稅收、免除徭役,與民生息,而且還通過幣制改革解決了民間通貨膨脹的問題。

凡此種種,都能看出來李煜其實並不是一個無能之人,他還是為國家和百姓做了很多實事的。

只是李煜的政策並沒有解決南唐的根本問題,所以綜合來看是中人之姿,當不得救世之主。

後世不少人認為南唐的滅亡是因為李煜最先提出對大宋稱臣,還割讓了土地。這其實是冤枉了這位南唐後主,其實早在他繼位之前,李璟就已經向後周稱臣,還割讓了獻出廬、舒、蘄、黃四州。

可以說,李璟留給李煜的根本就是一個問題重重的爛攤子,南唐和北宋之間實力差距極大,必須要李煜勵精圖治、而且還得北宋給機會,南唐才有一絲可能完成逆襲。

但此時統治北宋的是大名鼎鼎的趙匡胤,這位英明睿智的帝王自然不會給南唐任何可趁之機。

在積蓄好實力後,趙匡胤派曹翰和曹彬進軍江陵。此時的南唐軍根本不是北宋禁軍的對手,稍加接觸便大敗而逃,最終逼得李煜獻表投降,南唐至此滅亡。

詞風轉變,驚艷世人

公元976年,39歲的李煜踏上了去往汴梁的官船,看著滿目瘡痍的金陵城,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來了。那個繁華的東京城中,等待他的將是永不見天日的囚禁。

但李煜沒想到的是,汴梁的囚禁歲月竟然助他完成了文學人格的蛻變。

在冷清孤寂的庭院裡,他在文學上的天分得到了最大的釋放,為中國文學史上開出了一朵朵驚艷的美麗奇葩。

其實在南唐沒有滅亡的時候,李煜就已經展現出驚人的文學天賦,創作了不少辭藻華麗、俊逸神飛的詞曲。

比如《玉樓春·晚妝初了明肌雪》:晚妝初了明肌雪,春殿嬪娥魚貫列。笙簫吹斷水雲間,重按霓裳歌遍徹。臨春誰更飄香屑?醉拍闌干情味切。歸時休放燭光紅,待踏馬蹄清夜月。

這首詞對宮廷夜宴的美好進行了全方位的描述,幾乎寫盡了繁華之態。遺憾的是,李煜早年的作品主題極為單一,基本上都是這類描寫皇宮奢華生活的作品。

南唐滅亡後,李煜身上的天真稚氣伴隨著金陵城的破滅「煙消雲散」。從此世間只剩下滿腹惆悵、痛心感慨的南唐後主。

正所謂「國家不幸詩家幸,賦到滄桑句便工」,在被俘後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,李煜寫出了非常多的曠世佳作,為兩宋詞作的盛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
生活的折磨褪去了李煜作品中不曾被他察覺的浮躁,終至「渾然天成」的神妙境界。
呂純弘 • 2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6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3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1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1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