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大臣罷職回鄉,因清廉湊不夠路費,朱元璋得知怒喊:處以宮刑

2025-07-03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1/3
明朝大臣罷職回鄉,因清廉湊不夠路費,朱元璋得知怒喊:處以宮刑

這個故事發生在明朝,一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朝代,充滿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和複雜的人物關係。

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,即明太祖,以其強硬和果斷著稱。

而曾秉正則是一位在明朝朝廷中小有名氣的官員,他以清廉和正直聞名,但最終卻因為一個不幸的決定,落入了政治鬥爭的漩渦。

一、告別京城:心中的悲憤

曾秉正背著簡陋的行囊,步履蹣跚地走在通往城門的石板路上。

秋風凜冽,吹起了他的衣襟,也似乎吹散了他一生的榮光和尊嚴。

他的眼神深藏著不甘和憤怒,這是一個為朝廷奉獻了一生的清官,卻在這個蕭瑟的秋日,被不公正地逐出了京城的辛酸。

曾秉正的腳步顯得有些沉重,每一步都像是在重溫他的過往。

他曾經誓言要為這片土地帶來清正與廉明,他的心中充滿了對理想的執著。

然而,現在,這一切都化為泡影。他對朝中那些陷害他的奸佞,對明太祖對他的誤解,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怨言。但在這個複雜的朝政之中,他一個清官,又怎能獨自抗衡?

他走過了那條曾經為他舉行過凱旋儀式的街道,街道兩旁的百姓對他投來了同情和敬畏的目光。他們曾經是他的子民,曾經在他的清政下過上了安穩的生活。

現在,他們只能默默地看著這位被冤枉的清官,帶著滿腹的委屈,離開他們的視線。

曾秉正在城門口停下了腳步。

他回頭望了望身後的京城,那是他奮鬥了大半生的地方,如今卻成了他不能再踏足的地方。

他深吸一口氣,試圖抑制住自己內心的悲痛和憤怒。

在這個決定性的時刻,他知道,自己再也無法回到這個他曾深愛的地方了。

在城門外,一位老農正挑著擔子路過,見到曾秉正,便停下來,眼中流露出了驚訝和尊敬。

他走上前,低聲對曾秉正說:「曾大人,您為百姓做了那麼多好事,我們都記在心裡。」

曾秉正微微一笑,卻是滿眼的悲涼:「老丈,我只是盡了一個朝臣的本分,無需如此。」

老農搖了搖頭,語氣堅定:「大人,您是清白的,百姓心裡都清楚。」

「謝謝你,老丈。」曾秉正輕聲道,眼中閃過一絲感激。

隨後,曾秉正轉過身,邁開了步伐,走向了未知的道路。

他的身影在秋日的陽光下顯得有些孤單和落寞。

他的心中雖然充滿了不甘和憤怒,但他也明白,自己的力量太過渺小,無法改變這個時代的悲劇。

二、窮困潦倒:艱難的抉擇

曾秉正在破敗的旅館中坐下,他的手顫抖著打開了那隻磨損的錢袋。

裡面只剩下幾文錢,遠遠不夠支付他回鄉的路費。

他黯然神傷,這些年來,他身為一名官員,一直生活儉樸,從未有過一絲貪腐之心。

他的俸祿,大多都用於賑災救貧,以及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。

如今,面對回家的路途,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。

夜深人靜,曾秉正坐在昏黃的燈光下,眼前擺放著他唯一的財產:一束已經磨破的衣裳和幾本泛黃的書籍。

他的手輕輕撫摸著這些書,這些是他年輕時的伴侶,見證了他的學問和才華。

但現在,這些書籍和衣物,似乎成了他生命中唯一的安慰。

他的心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掙扎。他思索著該如何籌措旅費,但又不想因此失去最後的尊嚴和自尊。

曾秉正思及此,不由得嘆了口氣,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和悲哀。

他想起了自己在朝廷的日子,那時他滿懷理想,誓要為民請命,為國效力。

然而,現實卻是那麼殘酷,他的清廉和正直並沒有為他帶來應有的尊重和保障。

曾秉正閉上了眼睛,試圖在心中尋找一絲慰藉。

他回想起自己在官場的那些日子,那些公正裁決,那些為民伸張正義的時刻。

他曾經深信,自己的努力能夠為這個國家帶來一些改變。

但現在,他卻被迫離開了他深愛的土地。

想到這裡,曾秉正感到一種深深的失落和寂寞。

他曾經有那麼多的夢想和希望,但現在,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。他感到自己就像是一葉孤舟,在命運的洪流中無助地飄蕩。

三、賣女求生:無奈之舉

曾秉正的女兒小芸,年僅十歲,天真無邪。

她的笑容像春日的暖陽,給曾秉正帶來了生活中僅有的慰藉。

但是,當曾秉正站在她面前,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時,小芸還是那麼地無憂無慮,不知道父親即將做出的決定將如何改變她的命運。

那天傍晚,曾秉正帶著小芸走在鄉間的小路上。

他們偶遇了一個過路的商人,商人看上了小芸的聰明伶俐,提出了收養她的想法。

曾秉正心中的痛楚達到了極點,但他知道,如果不這樣做,他們父女倆都將面臨更加艱難的處境。

他低下頭,與商人交談著。小芸不解地拉著他的衣角,問:「爹爹,我們要去哪裡?」

曾秉正勉強擠出一個微笑,回答道:「小芸,爹爹有些事要辦,你暫時跟這位叔叔去。」

小芸的眼裡閃過一絲困惑:「我可以很快回來見你嗎,爹爹?」

曾秉正心如刀絞,卻只能強顏歡笑:「當然可以,小芸,爹爹很快就會來接你回家。」

商人遞給曾秉正一些銀兩,作為「撫養費」。

曾秉正的手微微顫抖著接過那些銀兩,他感覺自己就像是在出賣自己的靈魂。

他目送商人帶著小芸離去。

小芸回頭,朝他揮手,眼中滿是不解和期待。

曾秉正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痛苦和自責。

他知道,這個決定將會給小芸的一生留下深深的陰影,但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下,他別無選擇。

商人和小芸的身影漸漸遠去,曾秉正獨自一人站在原地,眼淚悄然滑落。

他感到自己就像是被拋棄在荒漠中的孤魂,無依無靠。

他的心仿佛被一把鋒利的刀子刺穿,每一個呼吸都充滿了痛楚。

曾秉正長時間站立不動,直到天色完全暗下來。

他感到自己的靈魂仿佛也隨著小芸的離去而空蕩蕩的。

他拿著那些銀兩,感覺它們就像炙熱的炭火,燒灼著他的雙手。
1/3
下一頁
呂純弘 • 2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6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3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1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2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