狄山的理由很充分:兵者兇器也,能不打仗本就比打仗要好。
況且以高祖之能,尚有白登山之圍;漢惠帝、呂后時,和親確實換來了安寧;文帝時匈奴都打到了蕭關(長安北部門戶),文帝、景帝都要忍受屈辱,延續和親政策;那本朝匈奴暫時不還沒打來嗎,就更應該提前和親了!
對此,法家張湯不屑一顧,他指出:狄山只知道國雖大,好戰必亡;卻忘了天下雖安,忘戰必危;文景忍受屈辱就是為了他日反戈一擊,如果臥薪嘗膽的代價換來的是繼續苟延殘喘;北方慘遭屠戮的百姓會如何看待朝廷,天下人又會如何看待大漢?
上問湯,湯曰:「此愚儒,無知。」 ——《史記》
所以狄山之言,是腐儒愚見。只要北方草原有雪災,送再多公主給匈奴,他們也不會停下南侵步伐,停止擄掠漢人的暴行。
必須要打疼了匈奴,才能換來真正的和平!
狄山曰:「臣固愚忠,若御史大夫湯乃詐忠。」 ——《史記》
對此,狄山無言以對,就開始了慣用的人身攻擊。
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張湯,抓捕違法藩王、離間天家感情;枉自興兵,不管百姓死活,只為了自己功業;如果他狄山是腐儒,那張湯就是詐忠。